導語:熊貓作為國寶,受到世界人的喜歡!踏出國門,熊貓成和平友好的使者!而全美國最心疼一摔熊貓泰山終于回家了!美國人“肝腸寸斷”!據悉,當年“泰山”的離開,引發了美國民眾及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自從“泰山”回中國的消息傳出,美國權威媒體《華盛頓郵報》、《今日美國》報、全美公共廣播電臺、全國廣播公司和福克斯新聞臺,都對這一事件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道。
全美國最心疼一摔熊貓泰山
繪有熊貓頭像的“聯邦熊貓快遞號”波音777美國聯邦快遞777F運輸機,裝載著4歲半的大熊貓“泰山”和3歲的“美蘭”,從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飛抵成都。它們是迄今僅有的兩只在美國出生并長大的大熊貓。
幾年前,聯邦快遞將它們的爸爸媽媽送到華盛頓,如今又將它們送回故鄉。根據中美雙方此前達成的“雙邊租借協定”:成年大熊貓及其后代都屬于中國,熊貓在滿兩歲時應回到中國。中國同意“泰山”在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多待兩年后,又于2009年8月同意再延長6個月。從2007年開始,國家林業局公開宣布,中國將不再向外國政府贈送大熊貓。此后出國的大熊貓都是租借的。
美國人“肝腸寸斷”
“泰山”的離開,引發了美國民眾及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自從“泰山”回中國的消息傳出,美國權威媒體《華盛頓郵報》、《今日美國》報、全美公共廣播電臺、全國廣播公司和福克斯新聞臺,都對這一事件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道。
其中,美聯社拍攝了90多張“泰山”在美國登機的圖片,還有數段視頻。《華盛頓郵報》不僅多次報道了“泰山”回國前的情況,還幾次將它的大照片放在頭版。該報網站還專門開辟了一個互動板塊,由華盛頓動物園研究人員與網民在線交流關于“泰山”回國的情況。
從安全級別如同貴賓般的運送過程中,人們也可感受到美國民眾對“泰山”有多么珍視:不僅聯邦警方親自護送其到達機場,全程路線保密,負責承運的聯邦快遞公司還為其量身定做了專門的運載箱和一系列配套設備,并在貨車車身和飛機機頭噴上了漂亮的熊貓頭像。甚至參與此項工作的所有人員都身著帶有熊貓圖案的工作服,自詡為“聯邦快遞熊貓工作組”。
在飛機起飛的那一刻,美聯社把人們的心情形容為“肝腸寸斷”。熊貓愛好者馬拉·斯托克幾乎淚眼朦朧:“我那么喜歡‘泰山’,對它的離去,我感到無所適從。”
中國人感到有點費解
美國人對“泰山”的狂熱追捧,令很多中國人難以理解。《華盛頓郵報》的文章稱,四川雅安碧峰峽大熊貓基地飼養員吳代福(音譯)表示,當聽說美國人因“泰山”離開而幾個月悲傷不已時,他感到很不可理解。
大熊貓基地負責人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沒必要為“泰山”準備專門的食宿,它將和其他熊貓一樣,居住在一間17×20平方米的“標準間”里,而且它很可能得和另外一只熊貓“白雪”同住。在吃食上,在美國愛吃蘋果和梨的“泰山”也得換換口味,改吃動物園給其準備的用蘋果、蘿卜以及玉米混合而成的飼料以及竹子。負責人稱,“我們不會給它準備特別的食物。”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如果中國的環境讓“泰山”覺得不舒服,它也只能自己慢慢去適應。說白了,雖然“泰山”在美國身份特別,但在碧峰峽大熊貓基地,它只是150只熊貓中的一只。而在距離熊貓中心不到10分鐘的一個村莊里,村民們說他們對熊貓知之甚少,“我只在電視上見過熊貓,從來沒親眼見過。”35歲的村民鄧國斌(音譯)說,“它們和我的生活沒什么關系。”
緣何在美如此受追捧
中國人眼里普通的熊貓“泰山”,為何在美國人那里會引發如此強烈的情感反應?
首先,大熊貓憨態可掬的形象本身就為人喜愛,而只有中國擁有這一瀕危物種,更增添了人們對熊貓的珍視。
其次,“泰山”是第一只在美國本土成活的大熊貓。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第一對大熊貓被作為象征友誼的禮物送抵美國。它們在那里生活了20年,生育的5個寶寶都未能成活。“泰山”的父母“添添”和“美香”,于2000年12月抵達華盛頓,“泰山”是“梅香”經歷8次懷孕失敗后,惟一成活的熊貓幼仔。
再有,一些報道認為,“泰山”出生時,動物園將其誕生全過程上傳到網上,讓美國民眾目睹了“泰山”的降生時刻,并看著它從“黃油棒般大小”的幼崽,長成了一只體重達184磅的大熊貓,從而更增添了一份疼惜和愛護。
大熊貓是中美“親善大使”
據美聯社報道,當中美兩國在貿易等問題上出現摩擦時,大熊貓“從來都是具有一定說服力的友好大使”。美國國務院首席發言人克勞里4日就表示:“‘泰山’是中美兩國友好合作的一個象征。”
法新社也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秘書長斯蒂芬妮·斯科特在告別儀式上表示:“‘泰山’將作為華盛頓的親善大使回到中國。”中國駐美大使館公使謝鋒也說:“‘泰山’和‘美蘭’不僅是中美雙方在熊貓繁育工作中獲得的成果,還是兩國人民深厚友誼的見證。”
雖然很多美國民眾仍對“泰山”充滿期待,但“如果它再去美國,選擇伴侶的可能性會變得很小,所以待在中國對它來說更好”。碧峰峽熊貓基地工程部副總監黃巖(音譯)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說:“一個月以后,它將被允許接待旅客,屆時歡迎它的美國粉絲們來中國看望它。”
全美國最心疼一摔熊貓泰山
張磊拍攝的這幅作品入選“2016年度世界最佳照片”。
綠色地毯鋪成的舞臺上,23只熊貓寶寶集體亮相,活潑的“滾滾”們四處爬,其中一只不慎摔下舞臺,飼養員趕忙上前抱起……生動的一幕被攝影師定格。
1月12日,這張照片紅透網絡,并配以文字:“熊貓寶寶摔進‘世界最佳圖片’。”原來,歲末年初之際,全球各大媒體紛紛盤點過去一年,這張照片相繼入選路透社2016年度圖片、《時代周刊》2016年度動物圖片、《大西洋月刊》2016年度新聞圖片。
這張圖片的拍攝者是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磊,拍攝時間是2016年9月29日下午,地點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火了
一張好照片引來數千萬次瀏覽
照片定格在熊貓臉部著地的一瞬間,飼養員匆匆從舞臺側面趕來,邁開的雙腿和伸出的雙手,距離熊貓約有1米遠,畫面充滿動感,讓人忍俊不禁。
“厲害了!熊貓寶寶一摔就摔進‘世界最佳照片’!”1月12日,從微博到微信朋友圈,從網站到微信公眾號,這條消息被無數人瘋傳。僅以微博為例,就有中國新聞周刊、環球時報、新浪新聞、瞭望東方周刊等官微發布,瀏覽量累計達到數千萬次。
這條消息稱,去年9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內,2016年度出生的23只大熊貓寶寶,全部被工作人員抱出來集體亮相,萌態十足吸引了眾多游客。一只熊貓寶寶不慎從“舞臺”上摔落,這一幕被攝影師捕捉下來。該照片入選路透社2016年度圖片,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16年度動物類照片50佳”。
和消息一起傳播的還有一段視頻,再現了當時一幕。視頻后半部分展示了獲獎照片,并詳細介紹了獲獎情況。照片定格在熊貓臉部著地的一瞬間,飼養員匆匆從舞臺側面趕來,邁開的雙腿和伸出的雙手,距離熊貓約有1米遠,畫面充滿動感,讓人忍俊不禁。
實際上,美國著名雜志《大西洋月刊》評出的25張“2016年度新聞圖片”中也有這張照片。而在此前,它已經相繼登上過《泰晤士報》《每日郵報》《中國日報》等多家國內外主流媒體。
路透社2016年度圖片。 幕后
一個倒栽蔥被記者抓拍逗笑世界
照片中,“滾滾”頭朝下腳朝上,四只小短腿在空中無奈揮舞,以標準的臉部著地完成整個表演,而奶爸的匆匆腳步定格在1米外,雖然提前伸手也沒能接住,但關切之情溢于言表。
這張風靡全球的照片,出自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磊之手。據他回憶,這張照片拍攝時間是2016年9月29日下午,地點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當天下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組織了一場大熊貓寶寶集體見面會。共有23只大熊貓寶寶參加,它們都是2016年度在該基地出生,創下了基地建立以來的最高紀錄。為了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基地用綠色的地毯搭了舞臺,把23只可愛的“滾滾”全部抱來放了上去,“黑白相間排排坐,特別討人喜歡”。
但是“排排坐”了沒一會兒,熊貓寶寶們就不老實了。左后排有只個頭比較大的特別淘氣,一個勁兒往前拱,拱到邊上還不停,好幾次出現“險情”。好在飼養員奶爸奶媽們心細,幾次搶前一步把它撈起來,才沒摔下去。一陣折騰中,這只熊貓博得了最多關注,游客們紛紛嬉笑著看它:“看那個笨笨,又要摔了。”
“看這些熊貓都很活躍,我估計肯定會有摔下來的,所以一直端著相機在等。”張磊說,就在那只“大頭崽”吸引大多數目光的時候,舞臺右前方一只“小個子”熊貓,在保持了長時間低調后,突然使出洪荒之力,猛然向前爬了幾步,然后干凈利落來了個“倒栽蔥”。而這一幕,被早有準備的張磊用鏡頭定格,“咔咔咔咔咔”一口氣連拍了5張。
最終逗笑了全世界的這張照片,是5連拍的其中一張。照片中,“滾滾”頭朝下腳朝上,四只小短腿在空中無奈揮舞,以標準的臉部著地完成整個表演,而奶爸的匆匆腳步定格在1米外,雖然提前伸手也沒能接住,但關切之情溢于言表。當然,因為高度不高,這個小個子滾滾并沒有受傷,當被重新放到臺上后,它又不老實地爬來爬去了。
對話張磊
不太好的站位帶來最佳照片
華西都市報:這張照片這么火,之前有沒有想到?
張磊:沒有,完全沒有。我每年要拍上萬張照片,這只是其中一張。
華西都市報:那它這么火,你覺得是為什么?
張磊:我運氣好(笑)。挺意外的,當天拍到那一幕的,肯定不止我一個人。那天現場有20來個攝影記者,加上用手機拍的其他人,總的有五六十個人。我的位置不算好,面對臺子比較偏右,而摔下去的那只熊貓,是在面對臺子的左邊。但也可能正是因為在這個位置,我拍到了飼養員匆匆上前的姿態,最終被很多媒體選用。
華西都市報:除了拍攝動物,你平時還關注什么題材?
張磊:我從事新聞攝影已經10年了,平時主要跑突發新聞,拍攝過跳樓、火災、打架、車禍、地震、洪水、泥石流等,也有很多作品獲得全國及四川省新聞攝影獎。去年拍攝的一組《鄉村娃的足球夢》,還獲得了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獎體育新聞類組照銅獎。
華西都市報:那這10年來,你有什么經驗或者感悟可以和大家分享?
張磊:有些場景,文字再好都會蒼白,只有圖片能夠傳神。這也是專業攝影記者存在的價值。當然,全媒體時代,人人都是攝影師,攝影記者的技術、器材、身份優勢早已大江東去。但時代再變,依然是內容為王,好的故事還是需要有人專門記錄,所以我現在把更多精力放在圖片故事上。比如本月1日,我采寫拍攝的《十年禁漁千里赤水河的最后一網》效果就很不錯。
全美國最心疼一摔熊貓泰山
大熊貓啃壞的塑料筐在美國被當文物展出 美國熊貓泰山摔倒事件
一名游客拍攝大熊貓美國熊貓泰山摔倒事件。
各種以大熊貓為形象設計的禮品最受游客青睞。
AMC影院的工作人員費萊迪將影片《我們誕生在中國》電影海報掛在展示欄中。
大熊貓在美國
4月,是華盛頓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滿眼綠色,繁花處處。1972年,同樣是個傲嬌春色的四月天。各國對大熊貓的瘋狂中國贈送的第一對熊貓“玲玲”和“興興”,乘坐專機飛抵華盛頓,8000多名民眾冒雨相迎。由此,拉開了中美兩國不平凡的熊貓情緣。
當地時間4月20日,華盛頓美國國家動物園(National Zoological Park)內,父母們帶著孩子們,成群結隊,興沖沖地奔向大熊貓館。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也實地探訪華盛頓美國國家動物園美國有大熊貓嗎,“園區三寶”——旅美大熊貓添添、美香和貝貝一如既往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我是添添
美國有大熊貓嗎隨便吃吃就漲粉咬個塑料筐都成“文物”
Hello,四川的父老鄉親們,我是添添。雖然老家在四川,但我的英文聽力一級棒。今天由我來給你們擺下我的華盛頓生活。
首先科普一下我在美國的家——華盛頓美國國家動物園——位于華盛頓特區,這是美國僅有的四所擁有大熊貓的動物園之一。我和美香,是2002年,坐著專機“熊貓一號”,從中國成都抵達華盛頓動物園的。2005年,我們的“愛情結晶”——雄性大熊貓“泰山”出生,成為第一只在美國本土出生成活的大熊貓。
我在這個動物園,美國熊貓泰山摔倒事件是個當仁不讓的網紅。動物園給我們在網上建立了《熊貓故事》專題,通過視頻和照片同世界各地粉絲分享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并進行互動。每天我一睜開眼,就漲粉無數。這個動物園是免費開放的,歡迎我的老鄉們實地來看看我。
作為明星熊貓嘛,我的主要任務是吃和睡。我的一舉一動各國對大熊貓的瘋狂,在粉絲眼里,都充滿了迷之魅力。我經常一邊咔嚓咔嚓吃竹子,是背對著觀眾吃竹子,一邊聽見小朋友們認真地說:“哇,這是會中國功夫的熊貓么?酷~”。對此,我從不解釋也不否認,我覺得吃完竹子趕緊睡覺,才是我的人生大事。
我們有時候有點調皮搗蛋,最喜歡啃飼養員的紅色塑料筐,抱著啃,腳踹著啃,反正就是不讓飼養員省心。為了展示我們的萌外表下隱藏的搗蛋鬼真面目,動物園竟然專門展示我們啃壞的紅色塑料筐。我的天,筐子上面全是我們的牙印。這還不算完,連園區的大型宣傳畫上,也有我們啃塑料筐的形象,美國熊貓泰山摔倒事件真有點難為情。
說起園區的各種宣傳畫,你目之所及——園區導覽的封面、沿途的墻上,售賣紀念品的商店內……是我是我全是我的大頭照。而園區在正兒八經的熊貓科普牌上,是這樣描述我每天的三件大事的:“Eat bamboo,Eat bamboo,and eat bamboo”(吃竹子,吃竹子,以及吃竹子)。棒不棒?就問你棒不棒各國對大熊貓的瘋狂!
我是貝貝
哥哥姐姐都回國了過段時間我也回去
美國有大熊貓嗎大家好,我才是華盛頓美國國家動物園的“真·網紅”。我爹都沒我紅。
我有個姐姐叫“寶寶”,現在在動物園的官方宣傳冊上還有它的玉照。姐姐2013年8月23日在美國華盛頓動物園出生,今年2月已經回到中國,現在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聽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的記者姐姐說,它現在和“泰山”哥哥做了鄰居,已經可以和游客們見面了,過得很開心。
說起“泰山”哥哥,它才是我們家最厲害的“網紅”。泰山2005出生,我們兄弟姐妹仨同父同母。“泰山”是爹爹媽媽的第一個兒子,7年前回了中國,聽說,它是目前全球擁有“粉絲”最多的大熊貓超級明星,還和很多漂亮姐姐做過羞羞的事情美國有大熊貓嗎。不過它現在11歲半了,還沒當上爹。
美國熊貓泰山摔倒事件哥哥姐姐都回去了,我也快要回去了。我出生在2015年8月,現在已經快2歲了。根據協定,我們這些出生在海外的大熊貓,4歲之前都要回到中國的。聽說“寶寶”姐姐走的時候美國粉絲們都哭了,不知道我回去的時候,他們會不會也這么舍不得我呀?哼,一定會,畢竟我這么可愛各國對大熊貓的瘋狂。
我是美香
命運曲折的堅強媽媽熊貓粉們“心頭肉”
這園子的大小崽子都開始稱王稱霸,作為媽咪,我“美香”倒顯得越發低調了。其實,愛我的人非常多。和老公、兒女不同,全球熊貓粉們對我的愛,更多的是憐惜和心疼。因為我曾經生過2個寶貝都夭折了,這一直都是全球熊貓粉們的心頭痛。
2012年,一個幼崽出生6天后夭折,美國熊貓泰山摔倒事件引發全球各地熊貓粉的哀悼。因為喪女之痛,我每天晚上都要抱著一個塑膠玩具入睡。2013年,我又遭遇幼崽胎死腹中的“熊生”大痛。當地時間4月21日下午,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的記者姐姐來看我各國對大熊貓的瘋狂,夸我性格安靜,但也有好吃的大熊貓通病。5分鐘時間里,背對著眾人只專注于嚼一根脆爽的竹子。
作為著名旅美熊貓,我在2000年和“添添”一起離開中國。2005年產下兒子“泰山”,2013年又產下女兒“寶寶”,目前他倆均已回到中國,入住中國大熊貓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大約2年后,幼子“貝貝”也會離開我,回到故鄉中國。
此文由 網站目錄_網站網址收錄與提交入口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